构图和意境都极美,就喜欢这种有诗意的画!
娃背诗背到哭,家长陪读陪到疯,热搜却蹦出一条“卢延光把唐诗画活了”——2023年11月广州艺博院,38幅新作挂墙,娃盯着《锄禾》里汗珠亮到反光,居然脱口而出“粒粒皆辛苦”,现场秒变大型背诗现场。
娃背诗背到哭,家长陪读陪到疯,热搜却蹦出一条“卢延光把唐诗画活了”——2023年11月广州艺博院,38幅新作挂墙,娃盯着《锄禾》里汗珠亮到反光,居然脱口而出“粒粒皆辛苦”,现场秒变大型背诗现场。
今年辽东一带雨水充沛,溪流简直可以成为一条小河了。水流清澈,好像是特别明亮的眼睛,所谓“深潭一般的明眸”。红叶在风中飘然而下,落在水面上随波逐流。还有很多红叶已经沉入水底,栖息在小溪中的岩石上。
“洛阳才解珮,过眼忽秋分”。不知不觉,太阳公公又转到了黄经 180 度,秋分又悄然而至。古人云: 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”。秋分到了,昼夜又被公平分成两半,不多不少,不偏不倚,各占 12 小时。阳光不再灼热,温和了许多;夜晚不再闷热,多了几分清
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,文本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是解读与赏析的根本前提。然而,由于历代传抄与刊刻过程中的复杂因素,许多流传至今的名篇都存在异文现象。晚唐诗人杜牧的名作《山行》,其中“白云生处有人家”与“白云深处有人家”的一字之差,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。辨析这一字
秋时秋景,秋韵秋情,在这么一个初秋转场的时候,月明推出这个“秋日十叠”的系列作品,只为与大家一起在这落进诗词里的秋色中共感秋日情怀,共抒秋日思绪。
旧版三首:《山行》《赠刘景文》《夜书所见》——皆以“秋”为背景,但情感层次丰富:有杜牧的闲适,苏轼的劝勉,叶绍翁的思乡。